时政
财经
科技
虚拟货币
其他
登录
#AI Agent
关注
yv
17小时前
agent帮你东西有什么用,我需要一个先帮我赚钱再帮我买东西的agent,或者直接把买东西那一步去掉,只帮我赚钱
#AI Agent
#赚钱
#自动化
#需求
#商业
分享
评论 0
0
yetone
20小时前
今天以开发过 AI Agent 为荣 明天就以开发过 AI Agent 为耻了
#AI Agent
#技术发展
#舆论反转
#社会评价
#警示
分享
评论 0
0
LinearUncle
3天前
AI agent在疯狂自动干活,人不在的时候需要把电脑当驴使,但又要防止电脑休眠,推荐这款Caffeine Mac app,阻止电脑睡着。 还有一个类似的命令行工具,都是claude code教我的。
AI编程工具激战:Claude Code、Gemini Cli崛起· 897 条信息
#AI Agent
#自动化
#Caffeine Mac app
#防止电脑休眠
#Claude Code
分享
评论 0
0
LinearUncle
3天前
AI agent在疯狂自动干活,人不在需要把电脑当驴使,但又要防止电脑休眠,推荐这款Caffeine Mac app,阻止电脑睡着。 还有一个类似的命令行工具,都是claude code教我的。
AI编程工具激战:Claude Code、Gemini Cli崛起· 897 条信息
#AI Agent
#自动化
#Caffeine Mac app
#防止电脑休眠
#Claude Code
分享
评论 0
0
howie.serious
4天前
chatgpt 今天刚发布的pulse,本质上是一个内容策展/curation agent。 pulse,作为 curation agent,解决一个基本但关键的需求:人的日常信息获取。 人的大脑每天都要获取信息,就像人的胃每天都要吃饭。但算法驱动的社交媒体和信息流,在很多时候,在某种意义上某种程度上像在给人喂粪水。(尤其是简中垄断平台搞的恶心算法) pulse的价值:为你每天私人定制信息流,与你有关的,有用的,重要的;让信息为你服务,为你的目标服务。 运行过程: pulse 会基于chatgpt对你的了解(全部历史对话、memory、已连接工具如google calendar中的个人信息),每天晚上异步执行研究任务,然后定制出一份“晨报”/个性化信息流,呈现给你。 每天只有一次,看完就没了。chatgpt认为这个功能的作用是帮助你,给你提供更相关、更有用、更重要的信息。而不是让你一直scrolling,一直划手机。 你的反馈,对pulse的优化非常重要:好的内容点赞,不好的内容点踩。想了解什么?想深入研究什么?想持续关注什么?直接对pulse说。说的好坏不那么重要(你的表达再含糊,对chatgpt都不是问题),关键在于多反馈。 sam altman认为,pulse的一小步,是ai应用范式转换的一大步:从被动的回答问题,转向主动研究——计划——行动的agent。pulse是这一范式转换的最简单形态。目前还属于实验阶段,后续会逐步优化。 我录了一个视频,对着手机给你demo一下,一方面获得第一手的直观体验,另一方面聊一聊我对这个agent的理解和思考。
#ChatGPT
#Pulse
#内容策展
#信息流
#AI Agent
分享
评论 0
0
LotusDecoder
4天前
科幻: 人力资源市场 《赛博朋克 2077》 义体化。 未来人才,还会把 AI agent 作为自身实力的一部分。 招聘的时候,一边是面谈、笔试活人。同时公司的 AI 也会连接访问、评测该人所拥有的 AI agent 能力。两项综合后评价该人的职业能力。 例如,一位 高级财会人员,他的 agent 里包含 财务、财务类相关法律、数据分析整理、数据可视化、合同审计等等相关的 AI agent 组合包。 面试的时候,面试官和财会握手交谈。同一时间,背后的 AI agent 也在通信协议握手和互相评估对方性能。 最后,考察财会 + 自己 AI 的协作后能力。 拥有 一分钟吞吐完整个公司的所有账目,错误率低,正确性高的 AI agent 的候选人,相对要花一小时的候选人那么自然更有优势。 那么之后所谓的贫富差距,阶级差距,变成了拥有的 AI 的性能差异,人和 AI 共同协作后产出效率的差异。
#赛博朋克2077
#AI Agent
#人力资源市场
#义体化
#阶级差距
分享
评论 0
0
indigo
4天前
AI Agent News 来的比想象的快⏩ ChatGPT 版本的“今日头条” Pulse 今天上线! 它会根据用户关注的内容,主动向用户推送每日更新。测试中发现它主要呈现我讨论过的专业话题(而非个人话题),还可以连接我的 Gmail 和日历读取内容,感觉 Pulse 的运作逻辑是: 1. 追踪我关注领域内的趋势 2. 提炼核心洞察进行总结 3. 深度解析并给出的延伸资源指引 过去:人类生产内容 > AI 分发 现在:AI 为我生产内容 > 直接投喂 通过阅读推送来提升使用频次,OpenAI 为我们的注意力操碎了心 。。。
#AI Agent
#ChatGPT
#Pulse
#内容推送
#OpenAI
分享
评论 0
0
dontbesilent
5天前
《如何解决 agent 无法提取小红书标题的问题》 我之前发过一个推文,说现在客户端 AI agent 有两类,一个是浏览器里面的(比如 comet),一个是命令行里面的(比如 cc 或者 gemini cli) 二者获取的数据不同,如果要得到本地电脑里面的数据,就用命令行里面的 cc/gemini cli,如果要获取浏览器里面的数据,就用 AI 浏览器 其中一个案例是,比如我要批量提取某个博主的短视频标题,cc/gemini cli 就拿不到数据,comet 可以拿到 但是有个问题没解决,就是比如小红书这种页面是用 DOM 动态加载的内容,即便是 comet 也搞不到自身浏览器里面的数据 前两天谷歌发布了 Chrome DevTools MCP,把 gemini cli 和 chrome 浏览器打通了,这个问题被解决了,现在通过命令行里面的 gemini cli,就可以爬取小红书 DOM 结构里面的数据
#AI Agent
#小红书标题提取
#Chrome DevTools MCP
#Gemini CLI
#DOM动态加载
分享
评论 0
0
Y11
6天前
每天上看一看又有什么新岗位出来,还是挺有意思的。譬如发现现在搞AI大模型预训练最大的门槛还是来自学历,而做AI Agent没这个要求,主要还是看能力。 遇到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,就可以模拟面试看一看,也会有启发。
#AI大模型
#预训练
#学历
#AI Agent
#能力
分享
评论 0
0
高级分析师
1周前
这段采访里面的信息含量太大了,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没有重视起来。 Anthropic联合创始人Jack Clark: - 在Anthropic内部,工程师已经不写代码了,而是他们管理大量的AI Agent系统来写代码。 - 每个人完成的工作量是以前的2-3倍。
#多智能体之争:Anthropic生态VS单智能体· 47 条信息
#Anthropic
#AI Agent
#效率提升
#Jack Clark
分享
评论 0
0
rick awsb ($people, $people)
1周前
《颠覆式创新的下一个对象 --- 主权国家》 再谈google的ai agent支付和web3中的暴富机会 一个产品或服务最初在一个细分市场中扎根,然后无情地向上移动,最终取代了成熟的竞争对手。 --- 《颠覆式创新》,克里斯坦森 正文: google的ap2 ai agent支付协议,和之前的agent economies的论文,会进一步加速agent和链上经济的融合,通过agent,加速非实名的协议部署,加强隐私,也就加强了个人资产从国家监管中逃逸的能力。 这将会加速金融去中心化的风暴的到来。 这场风暴所冲击的,并非仅仅是某个行业或市场,而是现代主权国家。 这一技术组合作为终极的“颠覆式创新者”,将从根本上瓦解国家体制的权力基石,并可能触发一场不可逆的经济大迁徙,最终开启法币体系的“死亡螺旋”。 一、 主权国家的“商业模式”及其致命弱点 要理解颠覆,必先解构“在位者”。现代主权国家,本质上是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垄断性“企业”。 其核心产品是安全、秩序、公共物品(基础设施、教育)和社会保障。 其盈利模式主要依赖税收(所得税、资本利得税、消费税)和铸币税(垄断货币发行权)。 其护城河,即这一切得以运转的根本,并非法律或民意,而是两项核心能力:对合法暴力的垄断,以及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监控。 关于前者,ai、尤其是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ai的能力的不断增强,将极大增加国家垄断暴力的难度。因为民众使用ai制造武器的门槛极大降低。 后者——监控能力——是其商业模式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。一个无法有效追踪谁拥有什么、谁交易了什么的政权,其税收系统将形同虚设,整个财政大厦也将随之动摇。而这,正是颠覆式创新者们攻击的目标。 二、 金融防火墙的溶解剂 --- 链上金融及隐私协议 隐私协议(如Monero、Zcash及各类零知识证明技术)始于被主流金融(国家“正规产品”)所忽视的边缘市场——为密码朋克和自由主义者提供“绝对的交易隐私”。 在主流用户看重的易用性、速度等指标上,它一度表现拙劣;但在“抗审查”和“隐私性”这一边缘指标上,它却做到了极致。 随着技术成熟和外部环境(如恶性通胀、资本管制)的变化,隐私协议正在“向上移动”,开始服务于主流用户的核心需求:财富保值和经济自由。 而更加广泛的隐私协议的普及,将逐步溶解国家赖以为生的经济活动监控能力,从而瓦解其税收根基。 然而,仅靠人类开发者,截止目前,尽管进展并不缓慢,但并未实现爆发式增长。开发者需要时间、资金,并且他们自身也是国家机器可以定点清除的“弱点”。 比方说tornado cash的开发者,直到现在,还在跟美国政府打官司。 但是,AI Agent的出现,将改变这一切。 三、 链上AI Agent引爆协议开发奇点 如果说隐私协议是武器,那么能够自主开发和部署软件的链上AI Agent,就是自动化、匿名化、永不疲倦的“军工厂”。它从供给和需求两侧,同时引爆了这场颠覆。 1. 供给侧革命:从“稀缺人才”到“无限创造” AI Agent彻底打破了隐私协议开发的“人力瓶颈”。一个经过训练的AI Agent可以7x24小时进行密码学研究、代码编写、漏洞审计和协议部署。这将带来隐私技术的“寒武纪大爆发”。 更致命的是,AI Agent可以实现**“无主”部署**。它可以用匿名加密货币支付Gas费,将自己开发的代码部署到链上,成为一个没有法人、没有国籍、无法被逮捕的自治实体。 国家的打击目标从“少数人类开发者”,变成了“无数匿名的、AI驱动的、代码即法律的自治系统”。 这在战略上近乎无解。 2. 需求侧革命:从“复杂工具”到“无感体验” AI Agent将彻底抹平普通人使用隐私工具的技术鸿沟。未来,用户只需对自己的个人AI Agent下达一个“意图”,例如:“帮我私密地支付一笔款项”。 Agent会自动选择并执行最优的隐私路径。当保护财富变得像发一条信息一样简单时,阻碍大众采纳的最后一道心理和操作壁垒便不复存在。 四、 不可避免的后果:经济大迁徙与法币的死亡螺旋 当“零风险”避税的技术前提(由AI Agent和隐私协议共同创造)达成时,一场基于纯粹理性选择的经济大迁徙将不可避免地发生。 第一波浪潮:核心参与者 (总人口的20%-30%)自由职业者、小企业主和投资者,他们对税负最敏感,业务模式最易切换,将率先、也是最彻底地迁入这个平行的、低税收的加密经济体。国家财政初现危机。 第二波浪潮:主流跟随者 (总人口的30%-40%)在AI Agent的加持下,加密工具变得极其易用。有额外收入的工薪阶层和普通市民,会将其投资、副业等收入转移至链上。此时,国家税基开始系统性崩塌。 第三波浪潮:法币的“基本盘” (总人口的30%-40%)因技术、认知或道德惯性而留守在传统体系的人,构成了国家最后的税收来源。 在整个过程中,现有的国家体制,是最后的加速者。 因为当税收损失达到不可持续的程度,而国家又失去了有效的监控和执法能力时,它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:对还能课税的人群进行更重的课税。 这便启动了万劫不复的“死亡螺旋”: 此举惩罚了忠诚,打破了部分“基本盘”人群的惯性,迫使他们加速迁出。 税基进一步缩小,财政危机加深。 国家开启新一轮更重的增税…… 这个负反馈循环,一旦启动,无法逆转。 五、推动非暴力不合作带来的暴利 ai agent日益增强的能力,将解决了开发者本身的安全和隐私问题,让他们更方便的匿名发布代码,这会创造一个强大而隐秘的激励闭环: 使用ai agent匿名开发新的隐私协议的人,他们可以更安全的从他们的开发中获益。 这将加速更多的隐私协议被开发出来,在此过程中,也将创造更多的亿万富翁。 结论:个人从主权国家的逃逸不断加速 这个由AI Agent和隐私协议驱动的行业增长,而是对现有权力结构的一次彻底的颠覆。 其最终的均衡态,是一个《主权个人》书中描述的二元化的世界: 一个高税负、增长停滞、由少数“基本盘”维系的传统法币经济体; 以及一个低税负、充满活力、由代码和市场规则主导的平行加密经济体。 届时,国家将从一个全能的权力中心,退化为一个仅为部分人口提供基础服务的供应商,其执行大规模公共政策和投射全球影响力的能力将被根本性地削弱。 剩下的问题是,你,亲爱的读者,要参加这场运动获取暴利吗? 喜欢本文? 别忘粉赞转三连,以传播思想,做多加密
#AI Agent
#金融去中心化
#主权国家颠覆
#隐私协议
#经济大迁徙
分享
评论 0
0
李平 | ddd.eth
1周前
大机会之: $Near 可能是当今最被低估且最具雄心的区块链项目之一,它将在中心化LLM构建信任层,成为AI Agent时代的Visa。Bitwise研报预测 $Near 2030年基准价格将达到155美元。从运行历史来看Near也与ETH成为维二没宕机的主流区块链。
#NEAR
#区块链
#AI Agent
#Bitwise研报
#价格预测
分享
评论 0
0
indigo
1周前
智能时代“能动性”强的人最有竞争力!当你去上班,却发现“班”都没了,只剩下一些有能动力的人在驱动 AI Agent 干活,或者都是一人公司👀 那么如何提高能动力?有好奇心、会提问还有可以自我驱动,也就是有目标感,这三个要素最为重要 - Indigo 的新短视频栏目 IN / OUT 每周精华分享的问答式输出✨
#智能时代
#能动性
#AI Agent
#好奇心
#自我驱动
分享
评论 0
0
indigo
2周前
AI Agent 做实验设计会按照最大可能性、最大价值化的路径去设计,而不是按照人的传统经验去设计!这样会出现全新的可能性,科学家都没想到过的实验✨ 最新一期 Indigo Talk 片段!与硅谷 Deep Tech 投资团队 FoundersX 聊 AI 与深科技,明天发👀
#AI Agent
#实验设计
#最大可能性
#Deep Tech
#FoundersX
分享
评论 0
0
向阳乔木
2周前
好朋友做的豆包爱学的AI agent产品:AI 家教。 随意拍照,AI老师语音带着一步步画图拆解讲题,效果有点超预期,牛逼!
#AI家教
#豆包
#AI Agent
#超预期
#积极
分享
评论 0
0
dontbesilent
3周前
所谓的「普通人」不知道怎么用好 AI,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提示词的问题,是不理解 AI 的输入和输出 我在这里的一个不成熟的推测是:大模型没有做到的 AI 普及率,可能会靠 agent 实现 举个例子,用户希望这个 AI 可以分析某个短视频博主的视频,然后帮他自己改进短视频 那么第一步,他应该发什么内容给 AI,就成了大问题 1、如果你是想直接发视频给 AI,可以用 gemini,但是用户需要自己下载视频,多数用户不知道如何下载,这一步和 AI 无关,这就是「输入问题」 2、如果你想发送大量视频给 AI 分析,就需要一个工作流了,手搓工作流,超出 99% 用户的承受范围 3、如果你是想发送大量短视频文稿给 AI,需要选择上下文够长的大模型(多数用户不知道什么是上下文),并且要用 get 笔记、通义听悟、各种 chrome 插件实现视频的批量下载、转录,这个步骤之多,也劝退了 99% 的人 4、如果你希望一句话实现让 AI 分析某个博主的短视频,用 manus、genspark 可以实现(也未必一次成功),而这两个产品的知名度,远远不如 gpt 等大模型,更不要说普及到豆包用户了 5、就算 AI 成功帮你分析完了,你希望 AI 如何介入修改你的短视频呢?直接给剪映装上 gpt5 吗?目前还不现实。要用现成的 AI 剪辑工具吗?大部分对时长、视频体积的支持都很烂。万一需要你修改口播内容呢?难道还要再把 heygen、11 labs 都装进来,给你做声音克隆、对口型吗? 简单讲是输入、输出的问题,考虑到实操程度,都是工程化落地问题 如果没有 manus、genspark 这种一键完成 xxx 的 agent,多数用户是拒绝使用大模型的 AI 大模型和一个成熟的 AI agent 在商业普及上的区别,我认为是 2007 年初代 iPhone 对比 2010 年的 iPhone 4 07 年的 iPhone 是很牛逼,但是你连 app store 都没有,大众是不认的
#AI普及
#AI Agent
#大模型局限性
#用户体验
#工程化落地
分享
评论 0
0
indigo
4周前
红杉的合伙人 Konstantine 刚公开了一段分享「万亿的AI革命:为何它比工业革命更宏大」,其中有五个他们观察到的AI领域正涌现出的明确趋势: - 工作模式从追求“确定性”转向拥抱“高杠杆”; - 价值衡量从学术基准转向真实世界; - 强化学习技术走向应用中心; - AI 开始渗透到物理世界; - 以及“算力”正成为新的生产函数。 第一和第五个趋势,我认为是“工作”定义的范式转变,值得每个人思考并付诸于行动: 我们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。过去,我们用 100% 的精力去完成一项任务,追求 100% 确定的结果。未来,我们将用 AI 获得超过 100%(甚至 1000%)的杠杆,但需要接受结果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定不确定性。 例如一位销售人员,过去需要自己手动管理所有客户,逐一跟进。而在 AI 时代,他可以为每个客户部署一个AI Agent,这些代理 7x24 小时监控客户动态、寻找机会。这极大地提升了销售的覆盖面和效率(杠杆)。但 AI 代理的跟进方式、沟通风格可能与销售本人不完全一样,甚至可能犯错(不确定性),这时就需要人来介入和修正。 这要求大家从一个工作“执行者”转变为一个“AI 管理者”和“异常处理者”;对全人工的完美的追求,需要让位于对效率和规模的追求。 红杉对他们投资组合的调查显示,预计每个知识工作者消耗的算力,最保守的估计也将增长10倍。而乐观的预测,则可能达到 1000 倍甚至 10000 倍。正如第一个趋势所说,每个知识工作者未来都可能指挥成百上千个AI Agent,这将带来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。 这不仅对提供推理(Inference)服务的公司是巨大机会,也利好那些保护推理过程(安全)和利用这种新生产函数触达更多用户的公司。目前来看,Anthropic 强化 Coding 和 Agentic 能力的策略奏效了,程序员和其它自动化需求强烈的知识工作者带来了高价值的大量 API 调用消耗🤔
#AI革命
#红杉资本
#工作模式转变
#算力需求
#AI Agent
分享
评论 0
0
花果山大圣
4周前
躺平两年 感觉已经被行业淘汰了 现在学习AI agent还来得及吗
#躺平
#AI Agent
#行业淘汰
#焦虑
#学习
分享
评论 0
0
NanYi
1个月前
最近思考什么样的Agent是好的Agent,有点自己的感悟: 一个好的 AI Agent,不是无所不能的,而是能在常量明确的前提下,高效完成那些重复性高、可替代人类的任务。 如果一个 Agent 的任务链路中,需要人类做出判断的地方很少,而执行性、机械性的操作又很多,那么这个 Agent 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。因为在人类自己处理时,操作往往更快、更直接。 举个例子,在美团点外卖:人只需要浏览、下单、支付,整个流程很快。如果餐品是确定的常量,那么人类点击几下就能完成,AI 反而因为执行链路长、操作慢,效率不如人。 但如果在这个场景里再加入一个新的常量,比如“每个工作日的上午 11 点下单”,那么 AI 就能接手——因为它可以自动化地执行这个固定任务,省去人类的重复操作。 再看一个典型的好 Agent 的场景:筛选简历。面对海量候选人简历,这是一项高度重复的工作。招聘条件本身就是一组明确的常量,比如学历、行业经验、技能要求。AI 如果能基于这些常量高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选,就能极大解放人类的时间和精力,这就是一个优秀 Agent 的体现。 一个好的 AI Agent,本质上就是善于利用常量,接管重复性高的工作。它替人类节省的,不是“思考”,而是那些可预见、可替代的动作链条。有时候给自己的Agent多增加2-3个常量,可能就会大大提升影响范围和效果。
#AI Agent
#重复性工作
#常量
#自动化
#效率提升
分享
评论 0
0
北火
1个月前
现在做 AI Agent 相关的开发,用什么语言比较多啊?
#AI Agent
#开发语言
#技术选择
#编程
#技术
分享
评论 0
0
米开朗基杨
1个月前
还在用传统工单系统?我们用一个 AI Agent 把整个人工客服团队给替换了。 Tentix 基于 FastGPT 打造,能自动学习文档、处理和回复用户工单,将问题响应和解决速度直接提升 10 倍,彻底告别龟速的人工审核。 烦人的重复性工作,没了。100% 开源! 开源地址↓
#AI Agent
#FastGPT
#工单系统
#自动化
#开源
分享
评论 0
0
Tom Huang
1个月前
Reddit 百万阅读爆火帖⚡️《如何构建你的第一个 AI Agent》 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,99% 的人可能知道但是忽略的事情都在这里了.... 从代理设计,到工具选择,从流程搭建到 memory 挑选,从产品创业级视角阐述 建议深度阅读!
#AI Agent
#Reddit
#产品创业
#深度阅读
#工具选择
分享
评论 0
0
向阳乔木
1个月前
未来一切流程可能都会变成AI Agent。 现在,可以先制作成任务清单。 每次按顺序执行就好,大脑是懒惰的,不想思考。
#AI浪潮:重塑就业,风险暗涌?· 105 条信息
#AI Agent
#任务清单
#流程自动化
#效率提升
#技术趋势
分享
评论 0
0
Dawei Ma
1个月前
明早9点开始在视频会议直播用Claude code实现策引AI助手,欢迎围观👇 会议主题:用Claude Code开发策引AI Agent 会议时间:2025/08/23 09:00-12:00 (GMT+08:00) 中国标准时间 - 北京 点击链接入会,或添加至会议列表: #腾讯会议:424-431-473
AI编程工具激战:Claude Code、Gemini Cli崛起· 897 条信息
#Claude
#AI助手
#视频会议
#腾讯会议
#AI Agent
分享
评论 0
0
歸藏(guizang.ai)
1个月前
谷歌搜索的 AI Mode 也上线了 Agent 能力 搜索功能可以同时浏览多个网页,查找符合要求的信息和设置然后帮你操作,比如帮你订餐 目前只有 Ultra 会员可用
谷歌Deep Research:AI操作系统雏形?· 79 条信息
#谷歌搜索
#AI Agent
#Ultra会员
#订餐
#新功能
分享
评论 0
0
个人主页
通知
我的投稿
我的关注
我的拉黑
我的评论
我的点赞